10 Internet Safety Tips for Parents

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普及早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然而如何確保孩子是否安全地使用網路科技,也是目前許多父母或老師們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Kathleen Morris在她的部落格裡即提到數位公民(digital citizenship)的教育並非只是單方面地只從學校或家庭教育著手,而是需要兩方攜手合作才行,唯有當孩子們意識到身邊有許多值得信賴的大人可以一起討論這類議題時,數位公民教育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影響力。 原文參考: 10 Internet Safety Tips for Parents (How to Help Your Child to Be Safe Online 然而跟我們這些大人比起來,現在的小孩或青少年所身處的時代早已經有著相當大的改變,這也讓許多大人感到焦慮,因為他們沒辦法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來去協助孩子處理網路科技的相關問題,更不用說要怎麼教他們在網路上保護自己。Kathleen Morris根據她的教學經驗列出了10項供父母參考的點子,協助他們有效引導孩子們正確並安全地使用網路科技,簡單翻譯如下: 1. 不要禁止孩子使用網路科技、而應該教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 2. 瞭解孩子現在感興趣的App是什麼 3. 父母應扮演好把關者的角色 4. 和孩子一起訂定網路使用規則,像是在哪些地方(如車上、餐桌上)不應使用數位裝置 5. 協助孩子學習如何在網路上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6. 培養孩子的批判思考能力,勿輕易相信網路上的不實謠言 7. 確保親子溝通管道順暢,讓孩子們知道在網路上碰到問題時,父母會是他們可以依靠、傾訴的對象 8. 學會平衡「上線」跟「下線」的時間,多培養其他興趣,也多關注孩子的基本發展需求 9. 注意網站的年齡分級限制 10. 父母應時時充實相關知識,了解愈多才愈能在關鍵時刻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曾有學者提出「數位原生 vs. 數位移民」(Digital Native vs. Digital Immigrant)的概念,所謂數位原生 意指 1980 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他們習慣也精熟各種資訊科技的使用;而他們的父母師長則大多屬於「數位移民」,兩者間不僅在科技使用上有差異,其思想、行為模式、工作、社交、生活的方式與態度等亦大不相同,衝突也就自然容易產生。 現在孩子們的成長環境已與我們所熟悉的童年有很大的不同,網路...